6 月 19 日至 21 日,2025 年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無損檢測創新實踐與應用賽北部區域決賽在渤海船舶職業學院圓滿落幕。作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權威賽事,本次北部區域決賽以培育無損檢測領域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為核心目標,有力推動北部高校相關專業教學實踐體系提質升級。本屆賽事吸引了來自北部多省份高校的 300 余名師生踴躍參賽,圍繞超聲檢測、射線檢測、磁粉檢測三大核心技術領域展開高水平競技。
激烈賽況:理論實操深度融合,學子賽場競風流
賽事以理論知識考核拉開序幕,試題體系涵蓋無損檢測基礎原理、設備操作規范、缺陷評定標準等核心知識點,特別融入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能源裝備等北部特色支柱產業的典型工程案例,全面考查參賽選手對專業理論的掌握深度與工程應用能力。
實操競賽環節亮點紛呈,將賽事競技氛圍推向高潮。射線檢測賽道上,選手需熟練操控射線探傷設備,通過精準調節曝光參數、焦距等關鍵技術指標,獲取高質量射線底片,并憑借專業學識對底片中的缺陷進行精準識別與量化評定。超聲檢測區域,參賽選手運用超聲相控陣設備,經細致調試探頭參數后對復雜結構工件開展高效掃查,憑借敏銳的信號捕捉能力成功定位微米級細微缺陷。磁粉檢測賽場,選手們嚴格遵循標準化操作流程,從工件表面預處理、磁懸液施加到缺陷觀察判斷,每個環節均展現出扎實的專業技能與嚴謹的科學態度。
賽事特色:彰顯北部優勢,構建創新競賽生態
賽事籌備階段,組委會聯合北部本地及行業領軍企業(如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有限公司、沈陽天星航空機電裝備有限公司等)深度參與賽事全流程組織。這些企業不僅為大賽提供先進檢測設備與技術支撐,更結合北部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將生產一線的典型檢測難題轉化為競賽命題,實現賽事內容與北部產業發展實際的高度契合。例如專項設置的壓力容器焊縫檢測模擬任務,嚴格依照特種設備行業最新標準,涵蓋氣孔、裂紋、未熔合等典型缺陷類型,讓選手在競技中積累貼合北部產業特色的實戰經驗。
為提升賽事科技含量與公平公正性,大賽引入多項創新技術手段。依托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虛擬仿真訓練系統,為選手提供沉浸式三維訓練場景,有效降低實操失誤概率;現場設立的無損檢測技術展示區,系統展示超聲相控陣全聚焦成像(TFM)、數字化射線檢測等前沿技術在北部重點行業的應用實例;同步引入智能評分輔助系統,為評委評分提供客觀數據支撐,顯著提升評審效率與精準度。
成果豐碩:優秀團隊嶄露頭角,校企合作結碩果
經過三天的激烈比拼,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沈陽工業大學、渤海船舶職業學院等高校參賽團隊表現突出。射線檢測賽項中,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周俊鵬團隊榮獲冠軍,沈陽工業大學楊玉坤團隊、渤海船舶職業學院杜文博團隊分獲亞軍和季軍;超聲檢測賽項中,大連交通大學宋冰穎團隊獲得二等獎;磁粉檢測賽項中,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辛宇航團隊、沈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柏泓瑋團隊、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韓麗妍團隊斬獲一等獎,長春汽車工業高等??茖W校張煜琦團隊、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韓鵬飛團隊、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霍麒石團隊獲得三等獎。這些優秀團隊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將在全國舞臺展現北部學子的專業風采。
賽事同期舉辦的校企對接會成果顯著。來自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機械加工等領域的 15 家企業代表與參賽高校師生深入交流,現場達成多項人才培養合作意向,簽訂 8 項實習基地共建協議。多家企業表示,通過賽事發掘了一批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且具備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將為獲獎選手提供優先就業通道。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北部區域決賽為企業選拔本土優秀無損檢測人才搭建了優質平臺,我們尤為看重選手在賽事中展現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
此次北部區域決賽的成功舉辦,充分踐行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 的教育理念,有力推動北部高校無損檢測專業教學改革。隨著北部制造業持續升級,無損檢測領域人才需求日益旺盛。大賽不僅全面展示北部高校專業教育成果,更為產學研用協同發展搭建堅實橋梁。業內專家期待以賽事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吸引更多北部學子投身無損檢測事業,為區域無損檢測行業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如果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版權所有 :上海豐赫佳業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豐赫佳業